俄乌开战之后,自克里米亚北上的俄军迅速发展攻势,拿下了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大部分。在顿巴斯方向,俄军及顿涅茨克武装又吃下了顿州南部地带,并攻克了马里乌波尔。
由此,亚速海实际成为了俄罗斯控制下的内海。而由于赫尔松州方向的进展,也将乌军部队远远推离了克里米亚。
这样就使得克里米亚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,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战火的威胁。而该地本就有极为重要的俄军基地,因此对于支持南线俄军的作战极为重要。
对乌克兰来说,收复克里米亚是终极目标,然而这个目标在现实角度极难实现。相对而言,打击在克里米亚的俄军基地,反倒更为现实些。
2022年8月9日,俄军在克里米亚新费多罗夫卡附近的萨基基地内发生多次爆炸。爆炸的威力极大,附近的民用车辆都遭到了波及。
最初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发布消息称:
萨基机场内一处航空弹药储存区发生爆炸,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航空设备也没有遭到损坏。据俄军方消息人士称,违反消防安全要求是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,没有迹象、证据表明是遭到炮击或人为制造的爆炸。
然而,如此大规模的爆炸不可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。
当天克里米亚方面即确认,爆炸导致1人死亡,9人受伤。而当天流传的一段机场内部的视频也显示,有军机被毁的情况发生。
现在萨基机场爆炸后的更多卫星图片公开,显示爆炸发生在战机集中区域,并造成了多架战机的毁伤。
萨基基地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第43独立海军攻击航空兵团的驻地,原先在乌克兰时期,由于乌方的反对,该部长期未能得到装备更新。
2014年俄军控制克里米亚后,该团开始换装新战机,现有的战机数量为12架苏30SM、6架苏24M和6架苏24MR。
如果机场内被毁伤的战机都属于该部的话,那么对建制部队的打击将是极大的。
自俄乌战争开始以来,萨基基地内的爆炸事件是可以跟莫斯科号沉没、赫尔松机场遇袭、别尔江斯克登陆舰被炸相提并论的。
而且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大部分的苦主都是俄海军黑海舰队。另外黑海舰队的陆战部队在作战中,主管政治工作的副职和海军步兵第810旅的旅长也阵亡在了马里乌波尔,损失颇重。
更有意思的是,敖德萨外海的蛇岛作战也是由黑海舰队主导的,结果最后的收场也并不体面。
在俄乌开战前,由于乌克兰海军几乎名存实亡,因此在海上力量方面,俄海军黑海舰队具有绝对优势。然而,实际打下来黑海舰队却是俄军中打得最灰头土脸的。
这个苦主暂且按下不表,现在更有意思的话题是萨基机场内的爆炸到底是怎么回事?
如俄罗斯国防部所言,在极力否认乌克兰的袭击,而是将原因归咎到弹药储放和违反消防要求方面。
俄军的确存在这个问题,而此类问题导致爆炸的情况也的确屡见不鲜。但是在俄乌交战情况下,恰好是为前线提供支援的重要基地发生了这样的事件,怎么可能跟乌军攻击没有关系呢?
现在的主要问题是,萨基基地在克里米亚的西侧,距离乌军最前沿的阵地直线距离超过了200公里,而在一般认知中,乌军没有超过此打击距离的高精度武器,所以会有争议。
首先,别说什么凯撒、M777、PzH2000能打到,榴弹炮打不了这么远。其次是远火,乌军手中的苏系远火也打不了这么远。
至于乌军手中的海马斯和M270火箭炮,现在美方交付的制导火箭弹最远可打七八十公里,也根本打不到萨基机场。
但如果是打射程300公里的ATACMS战术导弹,那么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,都是打击萨基机场的理想武器。
不过在公开信息中,美方并没有向乌克兰转交此类导弹。如果说暗中给了,那倒是潜在可能的打击兵器之一。
至于说乌军自己的圆点-U导弹,其最大射程只有120公里,打不到萨基机场,而且精度也根本无法保证。
在上述的武器之外,还有两个“家伙”值得注意。
其一是乌克兰的海王星反舰导弹,该导弹曾在莫斯科号沉没事件中大出风头,其最大射程也有280公里。使用反舰导弹攻陆,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,但的确也是一种非常规使用方式,此前俄军也使用反舰导弹打击乌军的陆地目标。
其二是乌克兰的雷霆-2战术导弹,该导弹号称是乌版的“伊斯坎德尔”,自用版的最大射程可达500公里。
如果说海王星反舰导弹在莫斯科号沉没事件中大出风头,那么雷霆-2战术导弹倒还一直没有露脸。
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:无论是海王星反舰导弹还是雷霆-2战术导弹,都是尚未彻底完成研制,并实现量产列装的武器。
再加上俄乌开战后,俄军对乌克兰军事工业的打击,就使得这些尚未大量列装的武器,并不太为人所注意。
但是,理论上这些武器至少是有些试验型,甚至是少量试装版本的。
如果说这些装备在俄军的打击下存活下来,并且在随后进行作战改装的话,那么是有可能凑出一些用来执行任务的。
但是现在还有个很诡异的情况,那就是在现场的一系列视频中(未必全面),并未发现有导弹打击的迹象。
而克里米亚又是俄军防空的重中之重,按理说不应该对规模性的导弹打击毫无防备,甚至是有所警告(也有可能太过自信,反倒防御松懈)。
所以这就又牵涉到了另外一些可能的打击方式,即来自内部的破坏。
根据乌克兰方面对西方媒体提供的一些信息,萨基基地内的爆炸的确是乌军所为,之所以选择打击该基地主要是因为其用于南线作战,使得当地乌军压力颇大。说白了就是由于空袭的缘故,十分不利于乌军的赫尔松反攻。
而乌军使用的打击武器则是“完全由自己制造的”,同时美国方面也有匿名官员表示“在这次袭击中没有使用美国武器”。
后续又有乌克兰方面的官员称,袭击是由乌军特种部队来完成的。
在这里我们需要回顾的一个信息是:在7月31日时,一架携带小型爆炸装置的自制无人机袭击了俄军黑海舰队司令部,造成了6人受伤。此事件迫使原定于当天举行的海军节活动,最终全部取消。
黑海舰队司令部在塞瓦斯托波尔,这里比萨基基地更远离战线。如果说这里都能遭到袭击,那么萨基基地遇袭也便不令人意外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乌军的制式无人机比如TB-2,其实作战距离没有这么远,而且此类无人机要深入克里米亚腹地也不太现实。
而如果袭击者本来就在克里米亚,使用自制的小型武器,那么防御难度反倒会更大,这也符合乌方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。
在这里又有一个应当注意的点是,克里米亚自2014年时被俄控制,当地的乌克兰驻军有大量人员直接易帜,转为了俄军黑海舰队的一部分。
其中必然会存在乌军的潜伏人员,同时乌克兰方面也肯定还会展开策反行动。如果说在黑海舰队的内部,本身就有实际上的“乌克兰特种部队”,那么其利用防御漏洞实施内部攻击,难度并不是很大。
以这次的萨基基地爆炸事件来说,他们很可能利用了俄军一贯地乱放弹药的毛病,实施了攻击行动,而弹药爆炸又造成了更大的损失。
这样的话在基地外围是看不到外来导弹打击迹象的,但实际造成的损失却不会小。
当然以乌克兰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,也有可能是特种部队/潜伏人员与雷霆-2导弹协同作战的结果。
在现有信息下,无论是上述有可能的打击兵器,还是后面这种可能的攻击方式,都还只是推测,仅供大家参考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克里米亚已不再安全,同时俄军在此次萨基基地的爆炸中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。
现在乌克兰方面已经公开宣称目标会是克里米亚大桥,后续这一方向也将会是焦点之一了。